法律是人类秩序的基础性要求。人类所有集体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法律所塑造。正因如此,社会学自开端之时起,即将法律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。从马克思、韦伯到卢曼,不少伟大的社会学家都有法学教育背景;从涂尔干、帕森斯到福柯、布迪厄、哈贝马斯,更多社会学家深刻讨论和反思了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。而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,包括哈特、昂格尔、塞尔兹尼克、托依布纳、肯尼迪、塔玛纳哈等在内,世界范围内的一流法学家也越来越多地从社会理论中吸收养分。显然,法学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和技艺,但面对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多元化、风险化、全球化和数字化等问题,已经无法仅凭一己之力,理解、评价和引导相应的法律发展和法治变革。反过来说,如果社会学研究不能追踪日新月异的法律实践和法学理论,也难以深刻描述、分析和阐释被法治型构且因此持续变迁的现代社会本身。有鉴于此,围绕一系列共同主题,在理论与方法两个维度,推动法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,意义深远、任务紧迫。
今年是华东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,为响应新时代要求,推动“新文科”“新法科”发展,继2021年成功举办“全国法学与史学跨学科前沿论坛”之后,华东政法大学拟联合商务印书馆、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、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、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、上海市社会学学会、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举办“全国法学与社会学跨学科前沿论坛”,进一步促进法学与社会学的深入交流与合作,探索行之有效的跨学科研究理论、方法和实践范式。
本次论坛得到国内各有关单位与资深学者的鼎力支持。为提升青年学者学术水平、加强学术交流,促进法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创新发展,本次论坛亦特向全国青年学者征文,拟择优邀请部分青年学者与会。
一、会议主题:“高度复杂社会的法”
具体议题包括但不限于:
1. 多元社会的法
2. 风险社会的法
3. 全球社会的法
4. 数字社会的法
5. 法与社会的理论与方法
6.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
二、会议时间
2022年11月12日—13日(暂定)
三、会议地点
上海·松江(暂定)
四、论文提交
请将论文电子版于2022年9月30日前发送至会务组张婷老师处(电子邮箱shfzxslt@163.com),并请在邮件标题注明“法学与社会学跨学科前沿论坛征文”。
五、具体安排
1. 本次会议规模预定为100人左右。
发言人宣读论文时间为15分钟,评议与讨论时间为10分钟。
2. 参会论文拟结集出版。
3. 如届时疫情防控政策调整,会议也可能采取现场与会和在线参会相结合的方式召开,会务组会提前与您联络。
4. 为保障旅途顺利,亦请您与会前及时确认上海最新疫情防控政策。
六、会议费用
主办方承担特邀专家的食宿费、会务费等。
青年学者论文获会务组评审通过的,会务组向投稿者发确认函,食宿费和会务费等由主办方承担。
华东政法大学
商务印书馆
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
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
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
上海市社会学学会
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
2022年3月14日